
如何看待法国女莫里索描绘的油画作品散发出娇柔女性魅力?
第一次见莫里索是在马奈的画里,马奈的代表作《阳台》,坐在前排栏杆后的美丽女子就是莫里索。
莫里索1841年出生于法国布兰热,祖父是著名画家,父亲是当地的警察局长,从小便和姐姐一起学习绘画。1860年,19岁的莫里索在一次画展上邂逅印象派***马奈,成为印象派群体中为数不多的女画家。当时印象派绘画还不能被社会广泛接受,有评论说他们是“五六个疯子和一个女人”。
莫里索的作品大多以家庭生活为题材,情感细腻,笔触流畅,用柔和的光影表现家庭中的女性和孩子,使寻常的家庭日常变得富有诗意。
《读》是莫里索以姐姐为模特创作的,阳光洒在绿茵上,美丽的女子身穿白裙专注地读书。
法国女画家莫里索描绘的油画作品
在西方现代绘画史上的女性画家中,莫里索达到的艺术成就,只有卡萨特能与之相比,莫里索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里索的作品主题反映了她因阶级背景和性别而导致的文化视野局限性,没有市井民生风情、没有***,有的只是风景、肖像和家居生活场景,其中,莫里索笔下的女人肖像油画作品散发出娇柔女性魅力,我们很难想象画面效果不如古典写实油画清晰的印象派油画女人,还可以散发出娇柔女性魅力,(通常来讲古典、写实油画女人才易显示出娇柔女性魅力)印象派女画家竟然做到了,可见她独特的绘画技法,
莫里索是法国洛可可艺术家弗拉戈纳尔的外孙女,她生长于一个高度文雅、有教养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她对外祖父弗拉戈纳尔的浮华艳丽的画风色调有些许的崇拜,原本弗拉戈纳尔描绘的女人就显的很娇艳,这或许是影响莫里索修饰女人油画的原因之一,当然了,莫里索和弗拉戈纳尔是完全不同的流派,前者印象派,后者古典写实,不过,不同的流派之间是存在相交关系的,并非完全独立存在,比如,古典写实流派的光影效果可以在印象派中使用,
看了莫里索描绘的女人油画《梳妆台前的女人》《戈比拉德在作画》这两幅画画面笔触柔和平滑似羽毛,而且光影精微细致,这让画中的女人肌肤显的柔媚,自然就散发出娇柔女性魅力,要是画面笔触粗犷浑厚的话,人物的肌肤也就显的粗糙,自然就谈不上娇柔了。还有就是,莫里索曾师从于写实主义***柯罗,柯罗的写实油画带有轻快的抒情气息,这直接影响了莫里索,以致于她笔下的油画都是抒情,没有反映深刻复杂的市井民生,也就是说描绘没有复杂心思的女人才显的娇柔,
值得注意的是,莫里索创作女人油画时,都会将光影落在女人身上,画面的其他部位丝毫不留光,只保留笔触色调。比如那幅《梳妆台前的女人》画里,光落在女人皮肤上的变化,和落在女人裙子上的方式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效果更显示出光的效果,同时也让色彩产生多元化的调性,让人觉得光影来自于外界,这是“外光”画法的体现,也是***级的手法,莫里索就曾劝服马奈尝试印象派的多重调性色彩和“外光”画法,印象派德加就曾评价说:“莫里索作画就像在制作女帽,她的画充满女人娇弱的天性和激越的才华。”
莫里索作品
莫里索是一个具有上进心的女画家,她时常在卢浮宫临摹前辈***的画作,而且不限题材画风,莫里索不会因为自己是印象派,而不去临摹古典写实,她认为古典写实油画的光影是最能体现人物的情绪,将这种效果借鉴在印象派中可以让笔触显的更精微细致。当然了,虽然莫里索很有天赋,但她并不是一位开创性的画家,因为在她最好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她有什么创造和进步,莫里索的风格的形成依赖于马奈的指导,加上她自己拥有的品质,她的绘画才散发着一种微妙的芬芳和娇柔女性的魅力,事实也证明莫里索是一位富有个性的画家。
莫里索作品
如何看待西方画家布歇的写实女人油画,柔媚娇艳却不受后世推崇的现象?
西方画家布歇的写实女人油画柔媚娇艳
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法国就是一个艺术人才辈出的国度。其中,18世纪的布歇就是将洛可可艺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所谓“发挥到极致”就表现辉煌灿烂的意思,有趣的是,布歇的写实女人油画柔媚娇艳却不受后世推崇,这其中的原因细分的话有很多,我们只能大致分析理解:其一,从画作主题来讲,布歇描绘的都是王室贵族阶层的女人,用现在的话说都是有权势钱财的女人,比如,蓬巴杜夫人,她是法王路易十五的***,布歇时常为她画画,
然而自古以来,每个时代社会的有权有钱的人都占极少数,布歇整个艺术生涯中几乎都是在为王室贵族、上流社会的女人画画,其画作风格自然是在象征且歌颂那些有权势有钱财的人,出于人性的角度来讲,中下阶层的人对这种象征歌颂上流社会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很感兴趣,甚至会有排斥抵触的心理,作品越是柔媚娇艳,越会令人反感、排斥抵触。其二,从油画作品的画风来讲,布歇笔下的写实女人油画柔媚娇艳带“***”意味气息,在当时就备受争议,认为布歇是艺术史上开创“***”风格的第一人,
比如,他为蓬巴杜夫人画的那幅《梳妆的维纳斯》画中***裸的维纳斯柔若无骨的身躯、举手投足间显的千娇百媚,圆润可爱的丘比特在她身旁服侍,艳丽的色调导致整个画面尽显浮华之感,除此之外,还有那幅《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画,也是用了充满暧昧气息的色调,色彩可以产生各种情绪和氛围,主要是在宫廷中,布歇从来就不缺乏高档的色彩颜料,想要在画面中营造任何氛围,轻而易举,只要他有强烈的色彩敏感度,遗憾的是,布歇就喜欢营造有***意味的色调,
所以,就油画的艺术价值而言,带***画风的油画作品肯定会遭受争议,当时的艺术评论家以及社会“人文学者”都在排斥布歇的画风,对于那些收藏者来说,是不会花钱收藏这种遭受批判抵毁的艺术作品的,因为它压根没有艺术价值,只是***画,当然了,只要王室贵族喜欢就行。到了19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的诞生,这些流派的画家大多数都是认为布歇的女人油画和***相关,受布歇影响的画家几乎没有,特别是写实主义画家很反感布歇这样的画风,因为写实主义强调追求正义、积极向上,
结合上述两个因素,画作主题与画风,布歇的女人油画受众群体是上流社会,表现的是谈情说爱、奢靡浮华、迎合奉承的主题画风,与油画艺术崇尚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相违背,所以布歇的女人油画不受后世推崇追捧;除了以上两个因素之外,其三,与时代审美有关,19世纪开始崇尚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新古典主义流派诞生,以真实生活为最高原则的写实主义诞生,人们的审美态度显的严谨,追求艺术的理想化或实用价值,也可以说是因为时代审美的因素,导致布歇这种柔媚浮华且缺乏内涵的洛可可风格被时代遗弃。接着到了19世纪晚期强调个人主观思想意识的各种形式的抽象派陆续诞生,这也是时代审美导致,总而言之,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不会将布歇这种带“***”的作品等同于艺术。